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创业手足情一朝离散 酷6裁员危机再发酵
发布日期:2011-05-30 阅读次数:638 字体大小: 标签:酷6

  业界高度关注的酷6“暴力裁员”事件仍在继续发酵。5月18日,酷6宣布销售部门裁员约150人,其后劳资双方关于期权、提成等问题的分歧未获解决,甚至出现肢体冲突的场面,酷6员工将冲突视频上传至土豆等网站,并表示将继续维权。

  一方面,被裁人员通过举办媒体见面会的方式博取舆论支持,并表示要提起法律诉讼维权;另一方面,酷6网代理CEO通过公开信,态度鲜明地表示“会用一切合法的手段,让他们离开酷6”。

  截至记者发稿,酷6网的真正老板盛大董事长陈天桥还没有就此事公开表态。在这场风波里,谁对谁错?《IT时报》记者拨开扑朔迷离的迷雾,走近事件真相。

  事件最新进展

  失落、沮丧,低落的情绪围绕着被裁的他们,记者多天来采访数位原酷6员工,几乎没有一人能走出阴影,甚至没有心情为接下来打算。

  员工怀孕后发现医保卡空空

  被裁后,在家里待了三天,小娟(化名)说自己让家里人感到很担心,因为以前经常挂在妈妈嘴边对女儿的评价是“工作上像打了鸡血一样”,但这三天里她却像生病一般躺在床上什么也没有做,也不愿意和家人多说关于此事的纠葛情节。

  不过第三天的早上,她发现不得不面对现实去做一件事,查清楚自己的社保资金究竟有没有到账,这毕竟是一件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。发现社保资金不久前到账后,她又致电同事们,得到的信息是有的人还没有拿到应得的社保金。大家在电话里不约而同地牵挂着一位怀孕住院的女同事,她在入院时才知道自己的医保卡内——没钱。

  据记者辗转了解,这位怀孕住院的女同事是酷6华北销售部的一位资深总监,5月18日她在去医院的路上听说自己的部门被裁员150人,到了产房后一直在哭。

  而上海酷6被裁员工的心情与华北同事如出一辙。据了解,其实被裁的并非只有销售部门,就算担任其他职位的员工也难逃一劫。记者致电一位酷6上海华东分公司被裁员工小薇(化名),她确认由于酷6宣布整个华东分公司就地解散,包括市场部、公关等在内的相关人员也已一并被裁。

  小薇在整个通话过程中一直语调低沉无力,她说自己的心情就是“伤心”。

  无人与被裁人员联系善后

  据央视报道,警方已经结束相关调查,称18日晚间现场没有所谓的“打人事件”。但回顾当天情形,被访员工坚称:“确实有打,一个壮男将我们一位女同事一下子像布袋一样抡出去”。

  对于“无理”裁员,小薇表示,5月18日当员工们苦苦询问一名总部来的人事负责人“为何要突然裁员时”,对方的说法与代理CEO朱海发在5月22日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提到的理由,没有一条相同。僵持至中午时公司喊上来两名壮男,于是发生了网上视频中的“打人”一幕。由于没有获得任何理由,只得到第二天就不能来上班的最后通牒,许多员工不敢回家,提出要与新任分管营销的副总裁直接对话,“当时我们不知道她(陈昊)的名字,于是就先请问她的称谓,但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肯说,很难沟通,这样一直僵持到了夜深。”

  如今酷6华东分公司的门紧锁,公司方面宣布了结束合约,但自上周五以来再没有人事部门的人与这些被裁员工进行联系。

  知名互联网评论家谢文认为,互联网企业十分需要员工激情和创新,而不是流水线,企业以这种方式进行裁员,今后对员工心态会有影响,酷6前景堪忧。

  (截至记者发稿前,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劳动法认定酷6网裁员为违法行为,确认此次裁员无效,并责令酷6网5月30日前限时整改。酷6网发表声明称,已经收到通知,将积极自查并改进,但是既定的补偿方案不会调整。)

  1. 27亿销售成本,谁的错?

  对于被裁员工的业绩,代理CEO朱海发在内部邮件中责问:2010年1.5亿的广告收入,直接间接销售成本1.27亿,这算不算一个好的业绩?邮件中还对销售返点提成等提出质疑。那么此次裁员风波,究竟是不是这些被裁员工的错?

  市场活动“节衣缩食”

  酷6人力资源总监俞鹏曾表示:酷6 16%的销售提成远高于同行业。对此,北京和上海的几名被访者均表示,之前没有听闻过销售部同事拿到16%千万级别的提成。

  另外,对于“盛大搞一场活动也不过4万,给酷6搞一场活动却要40万”的说法,华东分公司市场部员工表示,40万那次是酷6上市时搞的,除此之外,自己手头基本没有任何资金搞什么活动:“其实酷6一直很节省,我们没法像优酷、土豆那样经常出钱搞活动,市场部通常只能通过资源置换的方式做事情。”

  与第一集团差距拉大

  在酷6创始人李善友离职的10天前,酷6发布2010年财报显示,全年营收2030万美元;相比之下,刚上市不久的优酷为5870万美元。但投入方面,酷6的成本加运营支出却超过6000万美元,与优酷相当。这最终导致酷6亏损5150万美元。优酷的营收是酷6的3.4倍,而亏损是酷6的1/3,双方的差距在拉大。

  忆往昔创业岁月

  在惨不忍睹的数据背后,酷6的员工不可谓不努力,李善友通过自身风格打造出的团队也具有多年合作形成的凝聚力。李善友曾说2006年创立酷6时,租的是农民的房子,还是违章建筑。

  一位酷6创业元老告诉《IT时报》记者:“相比于优酷、土豆都是融资几千万美元起家的,李善友创立酷6时却是自己投资的200万人民币,的确很艰苦,好多同事房子都租不起,只能在公司一楼几个办公室里搭上下铺睡觉。曾总(与郝志中一起被盛大解职的前副总裁曾兴晔)还自己掏钱帮员工付房租,并叫大家不要告诉李总。”

  另一位资深员工说:“好多次,我们都觉得公司太难了,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,李总经常说:‘没啥大事’,特淡定。那会儿实在没有钱做市场,产品投入、招人的时候,郝总和曾总就说:‘没事,就跟合作伙伴实话实说,我们现在比较难,没有那么多钱,但是希望大家一起做事,一起把这个市场做起来。整个市场发展好了,每个公司都会好。’”

  但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,却仍有不少人才相继投奔进来,甚至愿意拿比上一份工作少得多的工资。前文提到的那位怀孕的销售总监,她于2006年经朋友介绍加盟酷6,拿着3000元左右的低月薪,但之后在销售方面做得很突出,几乎每次都是TOP SALES(顶尖销售)。

  在一些员工看来,这主要还是因为被李善友、郝志中、曾兴晔等管理层的个人魅力所打动,“李善友善于倾听,而盛大方面更喜欢我们听他们讲。”

  李善友之后的离职让不少员工依依不舍,两位副总裁相继转投其他视频网站也很突然。一位员工表示,“有天早上去找吴亚洲副总,发现他已经不在了,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。”记者多次致电李善友及裁员风波核心人物郝志中,均无人接听。

  把盛大当成靠山

  酷6从创立起就被资金问题困扰,一位业内人士分析,从融资状况来看,优酷此前经历5轮融资,获得1.1亿美元。土豆经历4轮融资,融资额8500万美元。酷6并入华友世纪前融资仅为约4500万美元。

  在不烧钱就会死的视频网站行业,酷6之前欠得太多,与竞争对手的资金差距太大,到2009年已到达了一个临界点。当时的融资环境十分危急:很多对冲基金把资金撤回美国本土,VC对中国互联网的投资一度下降到冰点。

  此时,尚处行业第二梯队的酷6能够找到陈天桥这个靠山,成功被盛大收购,对李善友来说无异于及时雨,而那些跟随李善友的老员工也真的觉得迎来了他所说的“光明未来”,一位被裁员工很坦率地说:“背靠盛大,我们心里都在想这下终于不用愁资金方面的事了。”

  有了充足资金后,酷6的团队工作愈加繁忙,一位员工表示:“由于花大价钱拿下世界杯和亚运会的版权,这两个项目几乎都是举全公司之力做的。从产品研发、技术、内容、销售。那段时间每个部门都几乎24小时在工作。”而随着酷6对正版影视版权的大量购买,以及对大型体育赛事的重点包装,销售部门拉来了更多品牌客户的持续投入。

  酷6的销售团队圈内有好评

  对于酷6销售团队的能力,业界的评价是客观的。裁员风波发生后,不少网站的销售主管和高管在微博留言表示愿意接纳酷6的销售,记者在采访56.com的副总裁李浩时,他也不由得对竞争对手阵营中的人才进行了一番夸奖:“事实上酷6整个营销团队的能力在业内是排名靠前的,包括我在内,业内很多人认同他们的战斗力,甚至也欢迎一些酷6优秀的销售到我们这里来。”

  酷6的日子为何这么难过?

  一个有亲和力的领导李善友,一支有战斗力、凝聚力强的团队,加上一个有雄厚实力的靠山陈天桥,为什么酷6在2010年的财报依然如此难看?最终导致盛大方面动这么大的手术?

  销售团队规模过大?

  其实酷6的员工们对于自己付出了努力,财报却如此惨不忍睹也没有心理准备。小薇向记者表示:“说实话,销售团队已经和很多客户都建立了良好关系,2010年底谈了很多合作项目,到今年第二季度效果都反映了出来。但是看到财报我们对亏损数字也很惊讶,想象不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亏损额。”

  是销售团队太过庞大的问题吗?李浩表示,从酷6销售团队190人来看,人数是多了一些,56.com全国的销售人数为50人左右。但他也表示,考虑到酷6购买了大量正版版权,急需配合营销,这个销售团队的规模也说得过去。

  陈天桥和李善友的路线之争?

  之前据很多消息称,陈天桥购买酷6出于媒体情结,希望酷6网的发展方向是“视频资讯新闻”,而李善友则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“大片模式”,李善友甚至在一气之下,当场让酷6高管对于自己与陈天桥的意见作出“站队”选择。

  不过据记者了解,从去年10月开始,一些“精品版权”的计划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盛大方面的搁置,“报上去很久也没有回音。”结合李善友3月的离职,“路线之争”显然也有一定的表现。

  李浩认为,酷6抱紧“HuLu”模式相当危险。“酷6从2009年开始版权投入巨大,优酷等网站也纷纷转型投入‘HuLu模式’大潮,如今不购买正版版权是不行的,我们也花了几千万购买国内各家影视公司、电视台的版权。但这一年多56.com主要还是选择‘YouTube’模式,主打网友原创视频的路子。我分析国内品牌广告商之所以倾向于投大片版权视频的广告,是投电视台广告形成的习惯。现在‘YouTube’的视频广告业务也起来了,56.com有75%的视频都有广告,相信广告商会慢慢适应这一类视频网站的投放方式。现在大家都去走‘HuLu模式’,版权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,同质化的竞争必将加速洗牌,本来就处于实力弱势的视频网站不能依靠拼烧钱的力度,要考虑其他不同的盈利模式。”

  在优酷等融资能力极强的对手面前,酷6持续烧钱根基并不稳固,主要原因是盛大当时的收购在谢文看来是草率的:“当时酷6资金跟不上了,于是跟盛大谈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酷6,也不在于李善友和陈天桥谁的发展路线正确,而是盛大在收购时仅仅认为战略上需要一个视频网站,就随意决策,还是经过从容、详细的论证。现在看来这方面有存疑。”

  HuLu模式在中国行不通

  谢文表示,李善友曾认为如果考察酷6在2010年对比2009年的业绩,会发现收入增长超过250%。这种观点只能说销售团队为实现增长确实努力了,但通常以为视频网站烧钱很快会烧到一个盈亏点的逻辑能否成立,现在看来不好说。

  从优酷和酷6的财报来看,两家公司用于购买内容的成本均在30%左右,另外还有30%的成本用于购买带宽。谢文认为,虽然酷6面临东家不愿再烧钱的窘境,但通过它的发展不利也反映出全行业亏损中必须面对的问题:在内容成本、宽带成本都居高不下之下,一些视频网站简单给自己套上“HuLu模式”这样的外壳,忽视了中国和美国国情的不同:“HuLu背后的股东是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