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投诉翻倍 网购市场亟待监管
发布日期:2012-03-14 阅读次数:665 字体大小: 标签:网购投诉

国内网购市场为何出现种种问题?业内人士认为,发展速度过快并缺乏相关法律监管,导致这个市场从“尝鲜”到了“常态”,并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。

数据:网购投诉创新高

中消协数据显示,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互联网服务投诉20654件,同比增长1.2%,投诉量创历史新高。

其中,2011年北京市消协96315和工商12315受理的网络购物投(申)诉量为6191件,同比增长126.7%。而2011年“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”接到的全年电子商务投诉案例约10万起,其中网络购物投诉占总投诉的52%。

12315投诉中心主任任亚娜表示,网络购物投诉排名前五位的基本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

任亚娜分析称,“从消费者投诉的问题来看,网购经营者拒绝或拖延履行承诺等消费合同问题、拖延送货等售后服务问题及商品存在瑕疵等质量问题最为突出,分别受理3388件、3384件和1536件,占总量的比率分别为37.8%、37.76%和17.25%。”

分析:尝鲜到常态 网购监管需立法

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《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》显示,目前网购市场已经从“尝鲜”到了“常态”。

业内人士称,网购乱象与监管和法规滞后有关,推进立法完善并加强监管势在必行。去年底,商务部起草《网络零售管理条例》,并正在积极争取将该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。该条例针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市场准入、退出机制的完善和各方权责等做出了具体规定。

业内人士表示,制假售假、欺诈顾客已成为制约互联网购物发展的“毒瘤”,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第三方卖家,都应加强诚信意识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、良好的购物体验、完善的管理等将成为电商活下去的砝码。

中消协统计的网购投诉陷阱常见类型

陷阱一:炒作信用虚假宣传

花钱买“钻”和“皇冠”、雇托儿“注水评价”助长了无良网店的气焰,成为迷惑消费者的帮凶。

陷阱二:山寨网站傍名牌网

许多“贴”着国际时尚大牌的山寨网站,让人难辨真假。网购虚拟产品也是网购骗局的高发地带,被钓鱼网站骗取银行账号、支付宝账号的网络骗局,很多都来自虚拟产品交易。

陷阱三:伪造支付以假充真

利用“支付宝截图”诈骗新手买家,或伪造网银支付页面,通过钓鱼网站与某些操作工具的配合,以伪造的网银支付页面骗取用户的网银账号信息,盗走账户资金。

陷阱四:抽奖诱饵骗取钱财

以正规网站搞活动为陷阱,大量发给用户领奖验证码,用户输入验证码,都会中所谓的大奖。然后诱骗用户向指定银行卡转入所得税,骗取钱财。

陷阱五:外贸正品并非原单

一些网站表示自己的产品是外贸正品,其实根本不是外贸产品。

陷阱六:假冒国外网站代购

几个特征是:一是不显示公司的地址、国家;二是不会留电话或传真信息,只有一个电邮地址或MSN等在线交流工具;三是有各种运输配送方式供选择。

新闻链接

根据艾瑞最新发布的网络经济数据显示,2011年,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7735.6亿元,其中B2C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791.1亿元,占比超过20%。

数据同时显示,2011年第四季度,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到2369.8亿元,同比增长47.1%,网络购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。截至2011年12月,网购购物用户规模已达2.03亿人,同比增长28.5%。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019亿元,同比增长56%。